短期投資
成功的投資者對正常的經濟分析會有認識,他們同時注意時機 (Timing) 和股票價格的動向 (Price Movement)。
他們注重公司類股票,不注重工業類股票。資產巨大的工業類股票,只適合長期投資,不適合短期買賣。
短期內將會上升的股票,大多數是公司類股票,很少是資產巨大的工業類股票。
舉例:一九九二年公司類股票,中信泰富一九九二年一月價格由 $8.70 升至一九九三年四月的 $19。王氏工業股票,在同期價格由 $3.05 下跌至 $1.40。
某些公司類股票升幅特別大,和它的公司管理人有很大的關係。例如:長江實業。每當公司有計劃,即會大事宣傳。因為公司知名度高,投資者都會當任何消息宣佈,都是好消息。
經驗豐富的投資者了解,群眾是一個資產 (Publicity is an Asset) 。上市公司宣報售樓、宣佈收購另一家公司、宣佈在大陸發展物業等等。每一項消息都可以使股票格翻滾上升,因為群眾只注意消息,而不理會今年的公司溢利。
研究群眾的動向,等於預知股價的動向。所以聰明的投資者花很多時間在報章,財經雜誌,股票行的報告等等。他們留心的不但是「已說了些什麼」、更注重是「誰說了些什麼」。例如:1987 年 10 月股災,鍾士元爵士在電硯上公開說:「現在買股票,明年不賺錢,可以來找我。」當時值生指數是 2300 點。
因為某些人仕對股票價格會有相當大的影響,有經驗的投資者都會小心研究和消化。
投資者要常留心那些成交量突然大增的股票和價格忽然上升的股票。這種股票可以作短期投資,同時,應該多留意個別股票的價格動向,而不是整個行業的情況。舉例: 1993 年 4 月 25 日恆生指數是 5700 點,到 6 月 24 日是 6900 點 ,而同期,開達投資卻由 $4 升至 $29。前者衹上升 12%,後者卻上升超過 7 倍。